周文王被囚
佚名〔先秦〕
纣既囚文王,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,质于殷,为纣御。纣哀以为羹,赐文王,曰:“圣人当不食其子羹。”文王得而食之,纣曰:“谁谓西伯圣者?食其子羹尚不知也。”《帝王世纪》
屈商乃拘文王于羑里。于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,得驺虞鸡斯之乘,玄玉百工,大贝百朋,玄豹黄黑、青豻、白虎文皮千合,以献于纣。《淮南子》
闳夭之徒患之,乃求有莘氏美女,骊戎之文马,有熊九驷,他奇怪物,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。纣大说,曰:“此一物足以释西伯,况其多乎!”乃赦西伯。《史记》
译文
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,文王长子叫伯邑考在殷市做人质,为纣王驾车。纣王烹杀了伯邑考将他做成了肉羹赐给周文王,并说:“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的肉羹。”周文王最后吃了肉羹,纣王说:“谁说西伯昌是圣人?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还不知道。”
屈商把文王拘囚在羑里的大牢中。这时候,周臣散宜生用重金来收买天下的珍奇宝物,收得驺虞、鸡斯良马、玄玉百玨、大贝百朋、玄豹、黄罴、青犴、白虎毛皮上千盒,通过费仲疏通,献到纣王手里。
闳夭等人很担忧西伯,想尽办法寻求来了有莘氏的美人,骊戎地区的彩色骏马,有熊国出产的九辆马车,以及其他种种奇珍异宝,通过殷商的宠臣费仲进献给纣王。纣王
简析
这些引文写出商纣王囚禁周文王姬昌的暴行,以及周臣为营救文王所采取的智谋与牺牲。《帝王世纪》选段写纣王将文王长子伯邑考烹制成羹,赐给文王食用,以此试探其是否为圣人,而文王为了大局,食下了羹,展现了他的牺牲精神;在《淮南子》与《史记》选段中,周臣散宜生与闳夭等人,重金搜集天下珍奇,通过殷商宠臣费仲献给纣王,最终成功使纣王赦免了文王。这些故事不仅展现出纣王的残暴无道,更凸显了周臣的智慧与忠诚和文王的忍辱负重,为后来的武王伐纣埋下伏笔。
老子·八章
老子〔先秦〕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(正善治 一作:政善治)
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斯干
诗经·小雅·鸿雁之什〔先秦〕
秩秩斯干,幽幽南山。如竹苞矣,如松茂矣。兄及弟矣,式相好矣,无相犹矣。
似续妣祖,筑室百堵,西南其户。爰居爰处,爰笑爰语。
约之阁阁,椓之橐橐。风雨攸除,鸟鼠攸去,君子攸芋。
如跂斯翼,如矢斯棘,如鸟斯革,如翚斯飞,君子攸跻。
殖殖其庭,有觉其楹。哙哙其正,哕哕其冥。君子攸宁。
下莞上簟,乃安斯寝。乃寝乃兴,乃占我梦。吉梦维何?维熊维罴,维虺维蛇。
大人占之:维熊维罴,男子之祥;维虺维蛇,女子之祥。
乃生男子,载寝之床。载衣之裳,载弄之璋。其泣喤喤,朱芾斯皇,室家君王。
乃生女子,载寝之地。载衣之裼,载弄之瓦。无非无仪,唯酒食是议,无父母诒罹。
炎黄之争
佚名〔先秦〕
炎帝者,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,各有天下之半。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,故 战于涿鹿之野,血流漂杵。《商君书》
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,率熊、罴、狼、豹、、虎为前驱,以雕、鹖、鹰、鸢为旗帜。三战然后得其志。《绎史》
神农之世,男耕而食,妇织而衣,刑政不用而治,甲兵不起而王。神农氏既殁,以强胜弱,以众暴寡,故黄帝内行刀锯,外用甲兵。《列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