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瑞鹧鸪·城头月落尚啼乌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寒食未明至湖上。太守未来,两舰令先在。

城头月落尚啼乌。朱舰红船早满湖。鼓吹未容迎五螭,水云先已漾双凫。
映山黄帽螭头舫,夹岸青烟鹊尾炉。老病逢春只思睡,独求僧榻寄须臾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寒食节到西湖时天还没亮,太守还没有来,两县令先来了。
天色未明,乌鸦尚在啼鸣,官船早已满湖都是。礼仪乐队尚未列好队伍迎接太守,远处水面就迅速驶来了两县令的船只。
青山倒映在湖中,用篙撑船的年轻人驾驶着龙船,岸上青烟缭绕,那是从有柄的香炉里升腾起来的。难得遇见如此晴朗的春日,而年老多病的我只想真正地睡一觉。但愿能有一个僧榻,让我好好地睡一会。

注释
瑞鹧鸪:词牌名。原本七言律诗,由唐人谱曲而成词调。又名《舞春风》、《鹧鸪词》等。有上下片首句平起或仄起两种格式。
寒食:节令名。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,古代寒食节时禁火,吃冷食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该词是一首纪游即景之作。词前有小序,序中交代了时间、地点及有关人物。上片写天色未明时的景物,并暗示“太守未来,两县令先在”。开头“城头月落尚啼乌”一句,借用唐诗“月落乌啼霜满天”的意象(也是实写),写出了黎明前的特征性景物。暗点题目中“未明”二字,而且景中有事,由自己从杭州城内出发写起,也暗示了西湖的方位(“月落”在西方),下句写到西湖便不觉突兀。接着写来到西湖边一眼瞥见的景物:“朱舰红船早满湖。”意思是大大小小的游船早已满湖都是。正是“莫道君行早,更有早行人。”可见西湖上游人游兴之浓,也为下文写“两县令先在”伏下一笔。“尚”、“早”二字前后呼应,体现了两句所描述的景物在时间上的联系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宋神宗熙宁六年(1073年)三月,寒食节清晨苏轼同众官游西湖,迎接太守到来,苏轼作该词记录当时的情景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朱靖华、饶学刚、王文龙、饶晓明.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.北京:中国书店出版社,2007年1月:124-126
2、 苏轼著,韩格平选注.苏轼词选注.长春:吉林文史出版社,2000年10月:5

简析

  此词是纪游即景之作,词前小序交代了时间、地点及有关人物。词的上片写寒食节天色未明时的景物,下片写湖上、岸边景物,并略表厌倦之意。全词描写寒食节清晨众官迎接太守到来的场景,表现出词人懒于应酬官场、蔑视封建礼仪的超脱思想。虽是应酬之作,但写得从容优裕,结尾处寓意深远。

苏轼

苏轼

苏轼,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汉族,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三人并称“三苏”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与韩愈、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作品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《潇湘竹石图卷》《古木怪石图卷》等。 3785篇诗文  482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。抛家傍路,思量却是,无情有思。萦损柔肠,困酣娇眼,欲开还闭。梦随风万里,寻郎去处,又还被、莺呼起。
不恨此花飞尽,恨西园、落红难缀。晓来雨过,遗踪何在?一池萍碎。春色三分,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。细看来,不是杨花,点点是离人泪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清平乐·春来秋去

晏殊 晏殊〔宋代〕

春来秋去。往事知何处?燕子归飞兰泣露。光景千留不住。
酒阑人散忡忡。闲阶独倚梧桐。记得去年今日,依前黄叶西风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初入淮河四绝句·其三

杨万里 杨万里〔宋代〕

两岸舟船各背驰,波痕交涉亦难为。
只余鸥鹭无拘管,北去南来自在飞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